新闻资讯
推荐新闻
14
这些年来普通话对上海话的影响极大,年轻一代上海人多不愿或不能再用上海话交流,即使有意愿说上海话,也很“洋泾浜”。很多生动而鲜活的方言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只有在特殊语境下才能被人提起。但普通话和上海话的交流绝非单向,上海话对普通话的影响也客观存在。今天说一个例子:普通话中常用的一个词“穿帮”,就来自上...
在松阳老街闲逛的时候,发现这样一家棕板床店,看到招牌的第一反应是有点熟悉。再仔细一看,果然所谓的棕板床就是老杭州人都睡过的棕绷床,大概是因为地域口音不同,叫法才有所出入吧。 在小店门口,挂着一些用棕线编织的“艺术品”,其实你只要亲手摸几下就会知道,这些东西的欣赏价值远远高于使用价值。老板的本意也...
06
阿有坏个棕绷籐绷修伐?老上海人再熟悉不过的叫卖声,现在还能听得到吗? 老上海个马路浪、弄堂里一日到夜可以听到勿勿少少个叫卖声。“桂花赤豆汤!五香酱油茶叶蛋!”“削刀磨剪刀!”“阿有坏个棕绷修伐籐绷修伐?”“卖糖粥!”“豆腐花!”每一种叫卖吆喝都拿腔拿调、都有程式。上海人只要听到熟悉个调头就晓得啥...
“阿有坏格棕绷修伐,阿有坏格藤绷修伐?”这些耳熟能详的吆喝声已经成为70后、80后上海人的记忆。随着时代的变迁,棕绷床也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圈。做棕绷的师傅越来越少,这种软硬适中、透气环保的棕绷床因为高成本、低产量的手工制作也被席梦思床垫替代,棕绷床的制作更是少之又少,“我们这行几十年后没人做了。”上...
28
“棕绷”是什么?相信许多00后、90后都没听过。 “棕绷”是用木质坚硬、纹理细致的树作框,以棕树上的棕片为原料,编织而成的床板,一般称之为“棕绷床”。 直到上世纪末,上海人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一张棕绷床,但后来随着席梦思的普及,它便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野。 曾经一度数目庞大的棕绷师傅,现在已经屈指...
一个人做了一样东西几十年了,对这样东西的感情就很难割舍了。如果有一天突然不做了,好像就跟每天吃饭少吃了一餐一样,总感觉少了些什么。 徐师傅在台州做了四十年棕棚床了,从二十岁开始就跟着外公学做这门手艺。有了店面之后,每天早上六点拉开卷帘门,一天的营业便开始了。 徐师傅的店面不大,一眼望去就看完了...
20
一辆自行车,车后系着一个装满棕绳和工具的大布袋,车主人喊着“修理绷子藤床”,穿梭在市区的大街小巷,若有人顾及,喊师傅停下,谈好价钱,就可以开工了。这就是20世纪80年代修理棕绷行业繁盛时的情景。如今,走街串巷,已难寻这种棕绷手艺人。 棕床最大的缺点是棕绳容易松,小伢喜欢在床上跳,有时用力过猛棕绳...
阿有坏个棕绷籐绷修伐?老上海人再熟悉不过的叫卖声,现在还能听得到吗?(文/阿仁 主播/丁婷婷) 老上海个马路浪、弄堂里一日到夜可以听到勿勿少少个叫卖声。“桂花赤豆汤!五香酱油茶叶蛋!”“削刀磨剪刀!”“阿有坏个棕绷修伐籐绷修伐?”“卖糖粥!”“豆腐花!”每一种叫卖吆喝都拿腔拿调、都有程式。上海人...
13
“坏的棕绷修哇,坏的藤绷修哇?”这些曾经蔓延在老上海弄堂的叫卖声,你还记得吗?这些年,“上海最年轻的棕绷师傅”这个称号一直围绕着39岁的吴师傅,他用四根木头架子镶嵌成筐,再用棕绳细细密密织就一张网,如果速度够快,吴师傅和妻子两个人,可以在两天时间内加工做完一张棕绷床。只是,随着时代变迁,棕绷床由盛...
那些沉浮在岁月砂金中的老手艺被慢慢淡忘于角落。 我们拜访了师傅,他说:“修的多是物件,更多是情怀。” “不是没想过收徒弟,可现在愿意吃苦的不多了。” “阿有哪个棕棚修啊,藤棚修啊~”20多年前的吆喝声再次听到还是在西藏北路的一家门面敞亮棕棚店里,江西老表小胡和妻子在为即将到来的年末大关紧张忙...
08
“坏的棕绷修哇,坏的藤绷修哇?”这些曾经蔓延在老上海弄堂的叫卖声,你还记得吗? 这些年,“上海最年轻的棕绷师傅”这个称号一直围绕着39岁的吴师傅,他用四根木头架子镶嵌成筐,再用棕绳细细密密织就一张网,如果速度够快,吴师傅和妻子两个人,可以在两天时间内加工做完一张棕绷床。 只是,随着时代变迁,棕...
席梦思没流行前,在江南地区姑娘们的嫁妆中,棕绷床必不可少,特别是夏天,睡着透气又凉快。那时,弄堂里也经常游走着会做棕绷床的手艺人,他们挎着大布袋,边走边拉着悠长的调子吆喝。 如今,随着大量弄堂的消失,棕绷床逐渐远去,手艺人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少。昨日,在东台路做了50多年的老手艺人周万德和方殿发说,...
02
“修棕绷,阿有坏个棕绷修伐?”这样的吆喝声想必老苏州们都不陌生。很多苏州人从小就是睡着棕绷床长大的,但随着席梦思等各种软床垫的普及,用棕绷床的人越来越少了,现在甚至不少小年轻压根不知道棕绷床是什么。 二十多年来一直从事棕棚的制作和修理工作 棕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千年前的宋代,其制作工艺独特,用木...
“阿有坏的棕棚修伐,藤棚修伐”……上海滩一位年近八旬的“棕棚匠”平伟功记得上一次吆喝它们,已是二十多年前。今天(7月3日)下午,他完成了50多年职业生涯中的封“棕”之作。未来,考虑到身体等原因,他将退居幕后。 棕棚,是上世纪上海家庭的“标配”。1961年,21岁的平伟功跟着父亲厂里的工人学起了棕...
23
棕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千年前的宋代,据考证它的发源地就是临安(即杭州)。发扬于台州,金华一带;台州以黄岩棕绷较为出色,金华则以东阳、武义棕绷最为有名。其中东阳棕绷又以歌山镇新练村的金氏家族和湖溪镇后山店村的杜氏家族为代表,这两个村也是棕艺专业村,90%以上的东阳棕绷床都出自于此。棕绷的制作工艺独特,...
推荐产品
苏州棕棚床维修翻新
上海棕棚床维修翻新
上海棕棚床
苏州棕棚床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