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修棕绷~啊有坏个棕绷修伐?
-
老苏州,你还记这样一句叫卖声吗?棕绷,这个“绷”字在叫卖声里,发音更接近于“梆”,充满了江南人的调调。小时候家里的床,就是棕绷床。那时候还没有席梦思,棕绷都是纯手工。木头的床框先搭好,打一根粗横梁,然后在里边“穿针引线”——用棕线编织床面,这是一道费劲的苦差事,因为每穿过一次棕线,都要用钩子匝一匝,扣紧,这样才能让棕面编织得更为紧密,使用寿命才会长。
棕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千年前的宋代,其制作工艺独特,用木头做成框架,然后用棕丝加工成的棕线密密地串编成床面。棕绷床具有极好的韧性,受力均匀。如今正值夏天,不少老苏州睡不惯席梦思,他们还是觉得棕绷床睡着更踏实。
黄和福和妻子都是江西人,三十年前扎根苏州,二十多年来一直从事着棕绷的制作和修理工作。黄和福和妻子在平江路北段开着一家黄记棕绷修理处,至今还有老苏州慕名而去,或定做一个新棕绷,或紧一紧棕绳。
黄和福告诉记者,棕绷床比席梦思硬,对腰背好,而且棕绳弹性又好又结实,好的棕绷床睡上几十年都不会坏,做好的棕绷床上有一千多根棕绳。
做一张棕绷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穿底是第一步,随后再在穿好的棕底上慢慢编织。即便是黄氏夫妇这样有20年手艺的熟练工,要编好一张棕绷也得花上一整天的时间。
黄氏夫妇从早上七点半就开始做活了,到下午四点,一张棕绷才初见雏形。看着棕绷上如影若现的花纹,他们说:“要彻底做完这张棕绷,怎么也得到晚上七点之后了。”
除了这种常见的棕绷,还有一种叫“藤绷”。黄和福边编边说:“编棕绷还算好的,换了编藤绷的话,同等大小的我们两个人要编一个星期呢。”
现在正处于定做棕绷的旺季,饶是如此,一个月接到的订单也不过三、四笔。生意的不景气导致苏州的棕绷店也越来越少,很多年轻人甚至不知道棕绷是什么。谈及老手艺的传承问题时,黄和福显得有些无奈:“现在睡棕绷的人就不多,那么辛苦还赚不到钱,愿意做这个的几乎没有,我想传也没人传啊,只能能做多久是多久吧。”
- 返回首页 打印 返回上页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