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捷诚棕棚床网站!
13013894774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苏州业界资讯 > 上海棕棚床-老头浜,修棕棚,一修修到陆家浜

新闻资讯

上海棕棚床-老头浜,修棕棚,一修修到陆家浜

“有坏额棕棚修伐,藤棚修伐……”这句话有多少人还记得,估计很多90后的小歪听啊么听到过吧?


什么叫棕棚呢?上世纪90年代,这可是家家户户的标配。旧时有沪语童谣唱:“老头浜,修棕棚,一修修到陆家浜,摸摸鼻头硬梆梆。”便是孩童们围着修棕棚的手艺人打趣的话语。


七十早在清朝的书里,就有对这个行当的描述:“修棕榻,真的法,棕断仍把棕来扎。修好又可用几时。不必更将新铺搭。嗟嗟塌破虽可修。榻旁有人不可留。若叫卧榻之旁任人睡,可怜鼾声起处不胜愁。”


木头架子,用棕绳细细密密地编织出一张网来,然后铺上棉被床单,便是一张睡床。“修棚棕”则是常见的职业。


但是,后来床垫、席梦思等盛行之后,本地做的传统棕棚、藤棚的店也是越来越少,做这些的的手艺人也是越来越少了!


做棕棚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串棕绷时,先用竹条将地下的尼龙网和棕线分隔开,避免缠绕在一起,然后将事先备好的棕绳按对角线一一穿过棕绷架上的眼孔,并用力拉紧,经纬交叉,如同织布。


制作棕棚床的棕片是从棕榈树上剥下来的,匠人一般采用15年以上的棕片,这样的棕片比较有韧性,也不刺人。


用棕片破出的棕棚床具有极好的延展性,可以使睡在上面的人均匀受力,得到完全放松。由于防潮通气,凉爽舒适,南方老一代的人都特别喜欢睡它,而受力好的特点,还使棕棚床成为颈椎病人的首选。


今天,申城一位八旬棕棚匠师傅在完成了50多年职业生涯中的最后一个藤棚后,宣布退休。老上海传统手艺逐渐消失,不禁令人感慨万千。


这些那些日渐消失的老行当你还记得伐?

返回首页   打印   返回上页   下一篇

推荐产品